
在咱河南这片土地上,生活着不少人都有自己别样的营生,就说这兼职作家吧,那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角色。
就拿咱村儿的老周来说吧,老周这人,以前就好舞文弄墨,在村里那也是小有名气,写个婚丧嫁娶的文案啥的,大家都觉着有模有样,后来,他就动了心思,想当个兼职作家。
一开始,他也犯难,毕竟这写作这事儿,说容易也不容易,说难也不难,老周他白天得在工地搬砖,挣着那辛苦钱,到了晚上才有那么点空闲功夫,他就瞅准了网络小说这一块,咱河南人爱听那热闹,老周就琢磨着写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说。
他先给自己定目标,每天晚上下班回家,吃过饭,简单收拾收拾,就坐到那破旧的电脑前,那电脑还是他儿子淘汰下来的,屏幕上老有雪花点,可老周不在乎,他就盯着那屏幕开始构思,他想着,咱河南这村里的事儿多着呢,那家长里短、邻里纠纷,还有那些个庄稼汉的故事,都能写成小说。
老周写的第一篇小说,名字叫《俺村那点事儿》,一开始,写得那叫一个磕绊,他总觉着自己写得不得劲儿,不是词不达意,就是情节不连贯,有一回,他写着写着,写不下去了,就跑到村口那老槐树底下,找村里几个爱听故事的大爷大妈唠嗑,他把自己写的内容念给人家听,让人家给挑挑毛病,那些大爷大妈一听,可来劲了,七嘴八舌地说:“老周啊,你写那谁谁谁,咋恁小气嘞,再给添点事儿进去。”“对,对,再把那婆媳吵架的细节再写写,咱村儿里就这事儿多。”老周听了,心里有了谱,赶紧跑回家,噼里啪啦地又接着写。
慢慢地,老周的小说有了起色,他笔下的人物开始活灵活现,村里的寡妇二妮,被他写成了个善良又有些倔强的形象,她守着一大家子,还得面对村里人的闲言碎语,这故事写得可让人跟着揪心,老周写她去集市上卖菜,跟那菜贩子讨价还价的场景,把咱河南人那精打细算的劲儿写得可真到位,村里的人看到他写的小说,都觉着新鲜,纷纷夸他有本事。
这写作也不是光靠热情就行,老周在网上发了几篇,那阅读量一开始可不咋地,他就开始琢磨,得有个吸引人的开头啊,他借鉴了一些热门小说的写法,把故事的开头变得更有悬念,有一回,他写了个村儿里突然来了个神秘的外乡人,给村里带来了一系列变化,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读者的目光。
有一回,老周为了写好一个情节,那可真是下了大功夫,他写村里要建一个工厂,这工厂的事儿在咱农村可就是大事儿,老周为了了解得更清楚,专门跑去镇里找那些搞规划的干部打听情况,回来后,他把自己听到的政策解读、村民的不同态度,都写进了小说里,那小说里,村民们有支持的,有反对的,各有各的想法,写得可真实了。
可这兼职作家也有烦恼,老周白天干活累得不行,晚上还得熬夜写作,有时候困得眼皮直打架,可还得硬撑着,有一回,他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,都差点因为打瞌睡摔下来,他老婆就劝他:“老周啊,咱可别把身体累坏了,这写作也不是个当饭吃的活儿。”老周笑着说:“俺这不是想多挣点钱嘛,要是写好了,说不定还能出名嘞。”
老周也有收获,他的小说在网上有了一定的粉丝量,有些读者还给他留言,说看他的小说就像回到了村里,能找到熟悉的味道,有个在外地打工的老乡,看到老周写的小说,感动得不行,专门给老周打电话,说:“哥,你写的那就是咱老家啊,看着可亲切了。”这让老周心里可美了,觉着自己的努力没白费。
还有咱邻村的李婶儿,也是个文学爱好者,她看老周写得不错,就也跟着写起来,她写的是村里的爱情故事,李婶儿说:“老周写乡土,我就写咱村里的情儿,说不定也能写出点名堂。”她们俩还经常交流,老周就给李婶儿出主意,教她怎么构思情节,怎么塑造人物。
除了写网络小说,老周还试着给一些本地的杂志投投稿,有一回,他的一篇散文被一家小杂志选中发表了,那稿费虽然不多,可老周高兴得不得了,拿着那几十块钱的稿费,逢人就说:“看,俺也能挣外快了。”
在咱河南,像老周这样的兼职作家还有不少,他们白天在地里刨食,晚上在文字里耕耘,他们写着咱身边的事儿,把咱河南的风土人情都用文字记录下来,他们或许没有大作家的名气,可他们用自己的笔,描绘着咱农村的生活画卷。
就说咱镇里那个小赵吧,他以前是个电工,平时就爱写点诗歌,他写的那些关于咱农村田野、麦浪的诗,可真有味道,他把咱河南农村的四季变化,用诗的形式展现出来,让人读着就觉着那风都是香的,他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发自己的诗,大家都觉着新鲜,都说小赵这是个有文化的电工。
还有隔壁村的张叔,他写的是咱农村的红白喜事的传统习俗,他把那些繁琐又充满人情味的仪式,用文字详细地描述出来,让更多人了解咱河南的文化传承,他的文章在村里的公众号上发了之后,反响可大了,好多年轻人都对咱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习俗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咱河南的兼职作家们,虽然没有专业作家那么高的水准,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在文字里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,他们在生活的缝隙中寻找灵感,用朴实的文字讲述着咱身边的故事。
就像咱河南的烩面,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么奢华,可那是咱老百姓的最爱,咱河南的兼职作家们写的东西,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词汇堆砌,可就是能让人感觉到咱这片土地的温度,他们在打工之余,在农忙之后,用文字编织着属于咱河南的梦。
说不定哪天,咱河南的兼职作家们就会闯出一片天,让更多人看到咱河南人的文字魅力,到时候,咱村里的老少爷们儿,也能在那畅销书排行榜上看到咱老乡的名字呢!